林玲如系友
東吳商數系第十五屆(75級)畢業系友
時任:ING安泰人壽醫療服務處資深副理

在我選填大學志願分發表的那個年代,前一年的科系排名是選填志願的重要指標。當初在填寫大學志願表時,考量自己的興趣先選填自然科系,其他的就依照科系排名填寫。聯考前預估自己可以考上國立大學,但最後一科物理考試時,身體嚴重不適,考試時間未到一半便提前退場,最喜歡的科目「物理」成績卻因而低於高標,篩掉所有要求物理高標的科系,科系的落點也就因緣巧合的落到東吳大學商用數學系。剛開始,與自己的預期頗有落差,心中帶著轉學轉系的念頭,但見識到幾位教授的功力後,發現商用數學系並不簡單,自然的,就打消轉系的想法。

依稀還記得新生訓練時,嚴謹的端木校長用「歌仔戲」戲稱本系,所有的學生反應是哄堂大笑(以為是熱鬧有趣)、一頭霧水、傻傻不解的樣子。接著校長就用手勢比畫「切割」的動作,說明,原來是「割宰系」而不是「歌仔戲」。原意是提醒大家要認真學習,以免學分被當或是學分二一不過被退學,那時候我們才領悟到,商數系是不能混的。學期中與校長餐敘,同學們甚委屈地提出一個疑問:為什麼我們參加大學聯考是甲組理工科的學生,畢業卻取得商學士的證書。會中師長回答:傻孩子,以甲組理工科的標準入學,沒有人會否認你們是理工學士,未來畢業後取得商學士文憑,同時具備兩項專長,這是學校精心設計的結果。這兩件事讓我更接受商數系,安然的展開大學生活。

大學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人、事、物

開學不久,我們就逐漸感受到學校別於一般,真心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系上老師們治學態度嚴謹;特別是林大風老師、謝志雄老師、李聰成老師等。又發現學長及同學們各個臥虎藏龍人才濟濟,這樣紮實認真的學習環境非常適合我的偏好。例如,讓我印象深刻的林大風老師,為了讓學生多思考,教授「實變函數論」時,採取當時較少見的研究所模式授課,要求同學上台報告及口試作為期末考的成績,這樣的訓練方式讓我們學習「如何學習」,對自己日後的工作能力幫助很大。

那個時期,學校還保有「點名制度」,每節課學生的出席率都很高。加上學校城區部校園的空間很小,常常在校園裡碰到其他同學,自然而然的達到「見面三分情」的效果,系上不同年級的學生也因此熟識、相互關心交換訊息,感覺像一個商數系大家族;也因此養成學長照顧學弟妹的團體風氣,形成良好的支持社群。進入社會後,系友的情感變成潛藏的重要資源。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一例,參加最後一次面談時,因處級主管是商數系畢業的學長(原本不認識),對系上的學弟妹有信心,踢了臨門一腳,讓我在畢業典禮的當天收到錄取通知。商數系的系友前輩在電腦、保險、統計、企劃等領域已名聲卓著,令人驚喜。因此工作上得利於學長們的口碑,甚至受到學長們的照顧也不少。同系學長提攜後進的風氣,以前見稱於較早成立的會計系、法律系,然而商數系也是如此,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隱性資源。

課業之外幫忙擔任學會的學藝股長,並且是幼幼社的一員。社團活動固定每個禮拜到育幼院輔導院童,除了與他系的同學廣結善緣、互相學習、溝通外,也能釋放愛心學習付出,調劑單純的學生生活。但是,因為發生兩個事件,讓我慢慢淡出社團。首先是一個與父母失散而入育幼院的3歲院童,剛到院時,感覺是個眼神靈光聰明的小孩;另一個是政治犯的小孩,入院年紀正是小學一年級的新生,一個正常聰明的小孩。結果半年後,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被學校判定轉到啟智班就讀,另外那個3歲的小孩,眼神也漸漸失去光彩,變得呆滯。育幼院的老師們雖好,但要照顧許多院童,人力明顯不足。稚嫩的我們,還沒學習如何處理如此複雜的狀況,在巨大的制度結構下,不僅自認無力,也不知怎麼面對「努力後理想仍然沒有希望」。當下選擇逃避,不再參與輔導。這件事給我很大的衝擊,未準備好的我,挫敗感很大,覺得無法只靠個人的力量達到理想國度;雖然如此,卻埋下日後伏筆,帶給自己一個很重大的啟示。

在實際踏入職場工作後,我才明瞭這是一個很寶貴的經驗,並以更成熟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不能冀望真實世界是理想世界,經過個人的一點努力,就要立竿見影快速的達到成果;更切實際有效的想法:「在可能的範圍內用最小的正當代價獲取最大的改進」確認正確目標、有效前進的方法、積極準備能力和資源。每投入一點點力量,就趨近理想世界一點,前進一點就有一點的價值,如此些許的進步就足夠了。經歷紮實的意志力增強訓練,讓我在工作上仍一直抱持著理想性,相信理想是可以堅持的。

如何思考自己的性向、競爭力和專業領域的發展性

有些同學認為商數系的學習領域雖然廣泛但不夠精;我卻認為跨領域學習正是台灣競爭優勢中最重要的一環。跨領域學習與整合是世界性的需求,雖然商數系課程規劃的學習深度不同,卻足以建構良好的學習底盤,在學習黃金時期是難得可貴的。呼籲學弟妹!在大學階段藉此平台建立良好的基礎,認真紮實的學習經濟、企管、會計、電腦、數學等不同知識領域,如此擁有寬廣的底盤面積,就越有機會可以往上延伸。延伸深化有兩種方式,考量個人的興趣志向挑選目標深化,例如在數字應用與學術研究領域有偏好者,畢業後可進入保險公司精算部門發展,但是,相對也會減少建立人際互動、關係的豐富性。另外一種類型是進入任何行業領域,在所屬工作環境資源中擷取與興趣相同的目標學習,進而增加個人的底盤厚度,走企劃管理整合路線。

其實知識的特性是全面整合無法分割的,知識不會因為人類為了學習將知識分割成不同領域而分離,學科間依舊有相互關聯性。所以在學習黃金期若沒有受到跨領域學習的訓練,個人的潛意識學習模式會自動篩選非他所要的知識資訊,就難以看到其他橫向的相關資訊。

由於商數系的學習訓練是全面的,讓你可以思考複雜的問題,並且在多變項中作出結論(非是線形或平面結構,而是多維的球體思考模式),能夠發現別人看不到的問題。這項訓練成果很好,我在許多系友身上見到,但要有效的發揮出來,需要一項理工人常忽略的能耐「溝通」。重點是如何把複雜的觀點用簡化有架構的方式與他人有效的溝通,如此一來溝通介面就非常的重要,溝通技巧便成為關鍵點,尤其能夠和資源掌握者達成有效的溝通,使其瞭解並認同你的觀點進而支持你的做法。

利用三種方式找到志向

1.鼓勵尋求學校諮商或輔導單位的專業協助做性向測驗,目前大型的人力仲介公司也有提供性向評估的診斷服務。

2.學系可以規劃舉辦特別講座,邀請不同工作領域的學長姐,分享介紹不同工作所需要的特質與能力,讓學弟妹先行瞭解不同工作的特質,預做選擇,達到有機制的互動設計、計畫型的輔導。曾經聽過輔仁大學有初步評估規劃(但不知是否開始執行):入學新生不分科系,由學生自行規劃學習讀書計畫,提供學生諮詢管道如「攤開的資源簿」,責任回歸到學生自己身上,學著自己做計畫。就算沒有認真執行,學生也會將「計劃」放入淺意識中,捕捉生活中可學習的機會。

3.放牛吃草型,針對新生代高度接受網頁的資訊傳播方式,利用網路傳播功能。或是更具潛移默化、效果佳的傳奇說故事方式(Story telling)。以曾經聽過的故事為例「3M總裁常在演講時提到自己失敗的例子,鼓舞3M員工要勇於嘗試和堅持」:當他還是部門主管時,部門內的一個工程師向他推薦自己研發的新產品雛形,遊說他同意使用部門預算支持研發計劃,但未獲支持。部屬仍不氣餒再接再厲遊說其他部門主管,終於有一個主管欣賞並支持該項發明,結果新商品上市成功跌破大家眼鏡,也為公司創造一個明星商品。總裁慶幸優良的公司制度「爭取創新機會」可以鼓勵跨部門、事業群爭取支持創新計畫,避免造成遺珠之憾。總裁雖然很輕鬆地說出當時自己未具慧眼無視該項商品的發展潛力,卻常在演講中提到這個故事,目的是藉由Story telling,宣示3M的公司文化是堅持創新、發明、鼓勵投資有價值的計劃,讓聽故事的人留下深刻印象。

大學畢業後如何規劃未來的出路、面試時應注意的事項

大學曾經想過若要繼續升學,只考慮出國深造而不考慮國內的研究所;但畢業時哥哥正留學美國,當時台幣換美金的匯率是38: 1美元,公教家庭若要負擔兩個孩子的出國留學費用,家庭經濟負擔很大,在這樣的考量下選擇就業。經過與哥哥、學長們的討論,從「學術研究(統計市調)」、「保險精算」、「電腦」三大發展方向中,選擇電腦領域就業,其中部分因素是受到哥哥的影響,因為哥哥留學前的工作與電腦領域相關。

畢業前寄履歷表投石問路努力找工作,大環境正面臨能源危機,是上一波失業率的高峰期;同學們個個人心惶惶,擔心找不到工作。這個時候,個人的履歷表、自傳的寫法就很重要,要能夠突顯自己的個性、特色,並且要有適度的包裝,當大家的文件都用電腦打字,清晰整齊,讓閱讀者一目了然,而你卻用手寫,除非你的字跡非常工整漂亮,不然和電腦打字的文件相比,自然的就會被淘汰。此外,內容要清楚地說明個人認知與學習的背景,雖然社會大眾不清楚商數系學些什麼課程,卻可以列舉說明,學長姐在哪些工作領域應用商數系所學並表現卓越。其中以傳達自己的工作態度與學習意願最重要,對自己的工作態度有自信的表現方式:適度的在履歷表、自傳中寫明推薦人,並註明推薦人的聯絡方式,歡迎主考官與其聯絡查詢;也可以列舉真實具體的小故事說明工作態度。書寫履歷、自傳的技巧,坊間也有專書可以參考。

在畢業前參加榮電公司的徵才面談,這個機會是由400多封的履歷表中挑選40個應徵者,並且需要先通過智力測驗。面談非常正式,由多位面談考官負責,以多對一輪流提問的方式進行,並由40人當中選出12人。監考官非常重視個人特質、人生觀與工作態度,面談的重心不外是評估應徵者的工作態度和人生觀、學習態度、與人相處的互動方式、遇到困難時會採取何種因應處理模式、對未來有什麼看法、對自己個人的認識,好讓考官瞭解應徵者的特質、穩定性、可栽培性。

如果,畢業時仍尚未瞭解自己的志向,懵懂無知就要開始準備面試找工作,必須重新面對思考這些問題,在興趣完全無法落實前,如何前進達到個人的目標,工作態度就非常重要。依自己工作多年的觀察心得,目前是主管階級的人士,在他們工作的前期,都具有超越自己職務思索解決方案的特質,學習上層主管處事的優點,開始歷練下一階段職務的需求,並且通常在他們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態度即是如此。商數系的學習基礎很好,雖然當時畢業於商數系的級數不多,但每一屆學長姐都在自己的工作環境裡小有成就,擔任支持性的中間分子,一直抱持著積極理想的工作態度,不放棄讓公司有改善的機會。

進入榮電公司的第一年是約聘人員,雖然如此,中選的12個新人全員報到。我們這群新人充分發揮團隊學習精神,相互分享學習資源。經過一年的訓練,個別與全體的實力都大於別組,至今都還保有當時的人脈資源、互有聯繫。第一家公司非常重要,盡可能的學習累積資歷與人脈。

理想的烏托邦國度不存在於現實社會中,但是就算在極差的工作條件限制下都可以學到東西,在面談時可適度的表達這樣的想法態度,應徵者雖有諸多遠大的理想卻無實際的執行方法,是無法獲得面試考官的認同;空有太高的理想性容易讓人有眼高手低的感覺。

如何轉到安泰人壽醫療服務處工作

榮電公司電腦事業部程式設計師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榮電公司是個大公司,分別由退輔會、電信局、台電公司所組成。經歷的職務由程式設計師、系統分析師,到專案負責人,工作服務的客戶以政府單位為主,著重於制度及流程規劃。在工作中領悟到成功的電腦系統,重點非在線上作業,而是作業流程的合理化,因此系統規劃時要將人事與制度面納入考量。

經過3年,公司的一個部門主管被邀請參與籌備成立新的證券公司,需要一些幫手,很榮幸受到這位主管的青睞,邀請我一同轉業到證券公司。這時候先前的工作訓練:作業流程合理化、分析與溝通技巧、系統化整合使用者的需求資訊,這些相關的工作經驗就非常受用;籌備成立證券公司的初期非常需要這類型的專業經驗。那時候多數公司的部門組織架構所規劃的電腦部門職級並不高,但是因為公司由專業經理人團隊負責,非常重視資訊科技的專業,特別借重我們作業流程導入現場的豐富經驗,也規劃後續的作業部門銜接系統,甚至參與公司高層的策略管理規劃。

後來,公司的運作狀況穩定,而資訊技術領域卻快速成長,希望自己的專長領域可以再成長,於是轉到金朋資訊公司。那是民國80年代前後,台灣產業升級的重要年代,一般資訊業界的專案管理知識尚未發展完全,而金朋資訊公司是以專案管理、整體規劃著稱,並導入國際企業管理流程規劃的概念。這個時期我的工作能力快速成長,接受更紮實的專案管理、品管、企劃、整體規劃訓練與接觸自動化開發工具及系統化模組設計,深刻的體會讓學習與努力並進,相對代價是每天工作12到14小時,一週工作7天。那時處理的案件大多是政府機構的大型整體規劃案,與許多不同的專業人士、相關跨部會的人員合作;計劃案都是超大型,預算表的單位金額以百億元為單位。慶幸,公司主管曾是IBM公司負責亞洲教育訓練的資深技術副總,常常可以指導、協助解決規劃技術性問題,在理論企劃與實務技術的結合下,工作的歷練有如MBA的訓練課程,讓我有展現工作能力的舞台,可以深化管理、企劃、系統化的能力,並因此強化策略規劃能力。

十年前,曾經共事的主管任職於安泰公司的高階人員,邀請我到安泰電腦部門協助部門轉型,部門編制要在半年後由12人擴充到35人,一年後達到60人。建立新流程與相關制度,並且降低部門人事流動率,轉換部門角色定位。當時,一般行政人員對於電腦人員所提供的服務,有更高的期待,而電腦人員受限於軟硬體架構及人力而常常感到力有未逮,因此電腦部門的員工會承受較多的部門形象壓力。在主管的充分授權及資源支持下,我們成功轉型成為公司的競爭優勢,有效的作業流程合理化,加速升級使用者的資訊規劃和處理能力,建立良好的部門形象,在此多重努力下部門人事流動率也由25%降至3%。

受到公司鼓勵員工橫向輪調的影響,曾經因為身體狀況不佳請假休養半年,復職後轉任到服務中心,協助服務中心轉型就緒以後,公司規劃成立亞洲首創,全臺業界唯一的醫療服務處,讓客戶有機會活得更健康。在評估醫療服務處的部門主管人選時,公司高層認為主管特質應著重於擅長具體實現夢想的能力,在優先考慮這項觀點下,提議由我負責推動成立醫療服務處。

目前面臨的工作挑戰

全國保險業界中,唯一一家保險公司新設立的新單位,雖然新單位的部分功能可以參考美國健康照顧體系,但最終還是要靠自己描繪單位藍圖,所以回到原點以同理心去推論當事人所需要的幫助並協助連結相關單位,可以清晰的呈現單位的願景,並逐步推動宣導讓公司其他部門理解新單位的功能。既然是創新的服務,又是業界唯一提供這項服務優勢的公司,為了達到關心客戶的實際效果,宣導醫療服務處的功能讓合作對象與外勤單位瞭解,在公司大力推動與支持下,全體逐步達成共識。效果還不錯!已具備好相關的服務技術與資源,接下來就是擴大客戶端的運用。

目前進入另一個宣傳階段,採用三種方式宣導:1.鼓勵業務人員向保戶宣導所提供的正確服務觀念、項目2. 利用公司刊物「安泰心」定期專欄向65%的保戶溝通介紹服務內容3.請公關廣宣部門宣導。

我們秉持一個信念:非一般的保險公司,而是一群照顧客戶健康風險的保險公司。

未來規劃與期許

人總是會面臨退休的問題,很早以前即開始規劃退休後的生活,界定自己的第二專長為整體規劃,在電腦部門工作時即開始規劃培養第三專長「人員諮商」,並陸續接受專業受訓且獲得心理諮商執照。建議在校的學弟妹學習黃金期間多跨領域學習,參加社團活動,接觸美學,訓練溝通模式,這樣可以更瞭解自己並學習不同的領域廣度。

退休後希望自己從事顧問工作,涵蓋更廣的整合面向,背後的動力是因為個人喜歡創造自己的價值,時常接受非正式的諮詢顧問工作,「人員諮商」是正式退休後的規劃重點。目前到學校選修自己有興趣的學程學分繼續深化、重新統合規劃及組織諮商的專長,學習讓我得到平衡感,這是保持理想於不墜的前進動力。工作一段時間後,貢獻給公司組織的東西多,自己學習獲得的東西少。藉著透過與不同工作領域的同學相互學習,不但滋養自己的心靈需求,還附送同學帶來的其他相關資源管道。

清楚瞭解自己的價值觀,自己喜歡什麼、有什麼能耐、想要什麼,越早找到這些事項就更省力。不清楚自己的喜好,碰到事情才認真思考這是不是自己要的,就好像「散彈打鳥」找不到目標,多數的東西都是自己不要的,卻浪費時間去篩選不要的東西;清楚自己「要什麼」很重要,因為自己要的東西是少數,比較容易達成。不然,複製別人的經驗,多閱讀參考別人的智慧運用整理分析,找到自己的喜好,勿落入人云亦云糊裡糊塗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