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良系友
東吳商數系第七屆(67級)畢業系友
時任:互有企業有限公司 負責人

當初塡選志願時,商數系多元性的課程吸引了我,因此將其列為我的優先排序。進入商數系後,發覺應用數學及電腦課程的比重佔了很大的比例;而當時的電腦不像現在這麼發達,使用上比較不便利。另外,當時系上的數值分析是由一位外國教授授課,蠻有刺激性的,因此回憶起來印象特別深刻。

由於先服完兵役才進入大學,我的想法與其他同學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因為比較早認知社會的現實面。社會是很現實的,如果踏入社會卻沒有具備屬於自己的專長,那麼一定會覺得茫然及慌亂。由於提早體悟這樣的事實,在入學前已經大概清楚自己的方向及目標,雖然不是完全百分之百的確立方向,但至少很明確的就是既然身為學生,在學校就是要把握任何能學習的機會,因此除了商數系正規課程之外,國貿系、經濟系、會計系、企管系所有商學相關課程,我都很認真的去旁聽並把握在學校的學習機會。另外,當時也把日文當作輔系一樣認真的修讀,白天在區部結束商學院的課程後,晚上還要趕回本部旁聽日文系的所有課程,如此四年累積下來,打下不錯的日文基礎,到了大四,也通過了日本的留學考試。由於家境經濟比較無法負荷到美國的龐大學費,所以選擇到比較近的日本繼續進修。

日本對外國研究生的學制上,第一年的學習進度只是為了觀察外國學生在學習上是否適應。但這對我而言,有點浪費時間。所以我花了三年的時間在日本研習拿取碩士學歷。畢業後,曾有廠商曾經邀我留在日本工作,但基於愛國情懷,還是選擇回台灣服務。畢業時,教授很驚訝我不留在日本服務,因為當時的台灣留日學生幾乎都會留在日本服務。

回台後,我選擇到台灣的電力公司服務,我在台電服務了十年,就當時而言我的條件是裡面最奇特的,因為台灣電力公司是以前日本治台時代所建立下來的,所以日本的電力公司與台灣的電力公司有很緊密的聯繫,也因此公司內很重視我的資歷,曾經派我到日本開會進修。當時以我的資格,在台電發展應有擔任高階層主管的機會,但因為我本身較具叛逆性,認為自己應該不只有公務員這樣的歷練而已;所以除了上班之外,還會勤跑私人企業機構,擔任顧問,同一個時間,要處理很多事;例如托兒所計點式的系統(一個鐘頭托兒費計費系統)就是由我所創立,後來有許多托兒所都模仿我們的方式,以此為例,我的興趣就是發現創新的東西,發覺哪裡有需要,我就會想辦法創造解決方式。

在台電服務十年,正當42歲,我毅然辭去公務員的工作,在很多人的眼裡,這是需要很大的勇氣。雖然當時的薪水已經很高,我並不會覺得辭掉高薪是一種冒險,只覺得自己不喜歡做重複性的工作,既然我不喜歡這樣的工作,又不想升官,我相信只要我有本事,不管到哪裡都有能力讓自己盡情發揮,這就是我跟別人不同的地方;所以計畫到外面自己創業。目前從事工業安全相關的配備,其實有一點類似保險,以前的保險觀念跟現在不同,以前都是業務員不斷的遊說購買,現代都是消費者自己會有這樣的需求。

工安也是同樣的道理,以前大家都不重視工業安全,認為只要自己小心不要出事即可,但是萬一發生不幸的事件,家裡的親人該如何安頓,況且現在大家的人權意識升高,一旦有危險的工程導致人員受傷,媒體就馬上大肆報導,這樣的壓力會讓雇主主動考慮照顧員工的工作安全,因此工安相關配備的需求較以往增加。基於看好這樣的市場逐漸產生,又與我的專業相符合,因此一直到現在從事有關工安設備的貿易。業務上常常要到先進的國家去參觀最新的設備,並將之引進國內,讓國人能使用到最安全的配備。甚至由自己設計及研發一些產品,或是跟國外業者共同合作研發。這是一個很有挑戰性的工作,且極具未來性的發展前途。各行各業都會跟工作安全有極大的關聯,雇主只要花小部分的金錢,就可以預防將來可能要賠償極大的傷亡金額。重視工安觀念的進步,也代表社會的進步。但這方面的競爭也越來越多,不過要往這個方面切入也不是那麼難,就像保險業的業務員一樣,但是後續的維修就是最重要的關鍵。因為很多人對於後續並不提供細心的維修,很多老闆就是觀察這方面的服務表現來區分哪一個廠商才是可信任的行家。

自己創業至今,大約十幾年,過程當中我不認為有任何的挫折,應該說我不會把任何一點不順意當作挫折,有的時候雖然賣出去的貨品會遭到買家的退貨,當時只會去想如何解決問題,找出貨品被退貨的原因為何?另外,如何跟買家溝通及說服他繼續使用我的產品就是最重要的關鍵,並且產品要有完整的說明,跟其他類似的產品要能區分出自家的產品有何獨特性,一比較之下優劣就可以區分出來,所以專業很重要,以專業來說服顧客,是留住顧客最好的方法;剛開始的時候當然會比較辛苦,但是只要你的專業夠就不用怕其他同業的競爭。創業之初一定會比較辛苦一點,因為要踏出第一歩,但還是有很多樂趣,在時間上由自己控制,享受充分的自由性,除此之外,接觸層面廣泛,讓自己的人生充滿精采。

若說大學階段的學習對於自己創業時有哪些部分是重要的,坦白講,大學的學習是一個基礎,是一個邏輯思考的訓練。目前除了日文是我必要的溝通工具之外,比較常運用到的都是一些輔助的觀念,例如會計、成本會計等,當然還有一些保險的概念,可以說大學的基礎讓我養成應具備的知識。

未來希望讓公司越大越好,但這也要按部就班觀察市場的需求。以我的觀點,將來工安相關設備的市場是可預期的,另外大陸的工安市場這部分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多,只是現在大陸的總體環境還不完善,暫時還沒有往大陸擴展的計畫。放眼望去,工安是全世界性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我建議學弟妹平常在學校有機會就多去旁聽各種不同類型的課程,藉由這樣的機會讓自己區分出自己的喜好。當初就是發現自己喜歡日文,學習的動力相對的會加倍,如果你學的不是自己的興趣,那學習起來就會加倍的辛苦。當學習或處理自己專長時,那種駕輕就熟、得心應手的感覺是讓人很愉悅的。所以如果你喜歡哪一個科目,就多多去收集相關的資料。

基本上日本跟台灣一樣升學主義很重,不同的是,在日本只要進入好的大學就代表一定會有好的公司來尋求人才,國外的情形大部分都是大學以前的階段在競爭,以求進入好的大學。因為進入好的大學就代表有很大的機會可以進入優秀的公司服務,所以只有往學術路線發展的少數人會繼續進修研究所,因為快要畢業的時候就會有好的公司來選才,大多數的人會選擇進入職場就業。這就是日本跟台灣不一樣的地方。

若同學對計畫日本留學有興趣可參考下列兩種途徑:首先是如同我本身的例子,參加正統的教育部考試或公費留學考試,然後自己寫申請書信。當時我也有參加公費留學考試,但是差一點點就過關,建議大家若想要到日本留學而在經濟上有困難時,可以考慮參加公費留學考試,每個月補助六、七萬台幣,對於經濟困難的學生是一個不錯的途徑。另一個方法是如果家長有熟人在日本,可以用應聘的方式,先到日本再轉留學的資格。等於有保證人之後再去參加學校的考試。我不需要先找保證人,因為我的指導教授就是我的保證人。

在日本及許多歐美先進國家,多數的人都是先投入職場,而進入研究所再進修且念到博士學位,大多都會往學術路線發展;以我而言,本身不是很喜歡唸書,所以想要早一點進入職場,把時間投入事業的發展並累積工作經驗。因為早一點累積年資,會比別人多一點機會。現在一堆人一窩蜂去唸研究所,但是畢業後卻仍舊茫茫然不知往哪個方向發展,這樣是很浪費自己的青春,因為年紀大了,不願意屈就比較低階的工作,所以面臨很多尷尬的狀況,年紀大時的適應力已經比年輕人減弱很多;年輕人就像泥土一樣,隨便外力如何雕塑都可輕易成型,但是當泥土半硬時,就很難雕塑。

年輕就是本錢,要快樂一點,但是也要認清自己要的是什麼。有機會盡量訓練自己的語言基礎。當父母給你許多良好的條件發展時,剩下就靠自己付出的努力了。不要讓自己將來成為社會邊緣人。比較早了解自己,認清自己要的發展的方向,就會比別人早一歩成功。把握大學的時候培養自己多看多聽多學的能力,這樣可以給自己比較多選擇的方向,人生也會比較多彩多姿。不要忘記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東西,盡量將時間留在培養自己那方面的能力,培養起來後,就不怕在社會上沒有貢獻的機會。每個領域都有其辛苦的地方,都是要付出才會有收穫。

在越來越競爭的大環境下,勉勵各位學弟妹還是要以培養自己專屬的能力,才能在這樣惡劣的大環境裡生存。早點決定自己方向,不要把時間都浪費在玩樂,以免日後悔恨。另外,語言能力很重要,如果經濟能力許可,到國外磨練一兩年會讓自己增進不少。以日本國內為例,仍然是比較崇洋,對於英文能力強的學生比較重視。『努力再努力、越做會越好、樂觀』是我一路走來的座右銘,我從來不怕我會沒有工作,因為我會的東西太多。該努力的時候努力、該休息的時候休息,把自己的基礎建立起來,以後就不怕迷失在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