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炳宏系友
東吳商數系第十五屆(75級)畢業系友
時任:國泰人壽展業部企劃科副科長

分享學長個人小檔案

民國77年8月進入國泰人壽工作服務至今15年,民國79年辦理留職停薪到美國賓州天普大學取得風險管理碩士學位。

專業資格:

美國精算學會ASA(#CHEB20),1992
 
中華民國精算學會正會員
 
會計準則第18號公報退休金簽證精算人員(#18-069), 1995
 
財政部註冊精算人員, 1998

工作資歷:

展業部、企劃科 辦事員,主要工作:展業部區域規劃、獎勵辦法訂定
留職停薪 研究生,主要工作:攻讀碩士﹙美國賓州天普大學﹚
數理二科 科員,主要工作:再保自留額釐訂、意外險商品設計、開發海外急難救助、精算學會(模範員工,1992)
展松山 區主任,主要工作:區域制業務推動
商品科 股長,主要工作:壽險商品設計﹙信用卡團體保險、商旅衛星、婦女新貴﹚
數理二科 股長,主要工作:業務員支給釐訂、新商品資產額份分析會計部
主計科 代副科長,主要工作:公司總體預算編制、本業經營成本分析、財務系統之放款「作業成本分析」、協助數理部架構營業單位修正式利潤中心拓展部
企劃科 代副科長,主要工作:Top A業務督導,招募第1~7期優勢專案學員、推動投資型商品(模範員工,2002)
團險部、業務科 研究員F,主要工作:協助團保公開招標事務處理、特殊件費率計算、規劃已投資公司的團險開拓、開發團險CRM系統。
展業部、企劃科 副科長,主要工作:規劃展業部年度經營執行政策、訂定展業四季業務推動辦法、組織增員檢核、推動放款業務、展業部預算編製及執行檢討

東吳大學校園生活

依照前年的大學聯考分數選填志願,分發到東吳大學商用數學系。大學時參加攝影社學習磨練攝影技巧,畢業紀念冊中刊登的班級照片是我的作品,值得驕傲的是底片及照片全都在社團的暗房裡沖洗完成。求學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老師是林大風主任、林秀導師;林主任在上課的時候會問同學問題,當我們答錯或回答不完全時,老師會棄而不捨一路問下去,直到有同學答對為止。雖然當時感覺很緊張,但事後就能瞭解老師的用心良苦。

勉勵及期許大家

「觀念及判斷」不要受到媒體的影響,我們具有數學統計背景,應該可以了解,部分媒體報導,不是生活的「常態」分配!尤其,當前廣告媒體的行銷術語,其影響力更不容忽視;它們除了洞悉人性之外,並創造大眾流行風潮,甚至會不當影響個人的價值觀念;期許大家善用我們的數學統計背景,多元判斷一下,就可以洞悉其中端倪!例如,大家耳熟能詳的行銷術語「學音樂的小孩不會變壞」、「不要讓小孩輸在起跑點」,學音樂的小孩真的不會變壞嗎?掛保證嗎?至於「不要讓小孩輸在起跑點」,我們曾學過的「時間序列」,人的一生當中有很多起承轉合、每天早晨都可以從新開始、從新累積,從新定義自己的起跑點。

在美國留學時受教於一位印度裔數理老師,領悟到數學本身是一門哲學、藝術,好好學數學除了可以加強邏輯推論能力之外,更可以成為自己做人處世的參考準則,就如「對偶理論」,讓我們更能釐清世俗的「對稱」現象,面對是非紛擾,也較能以平常心看待;僅學會微積分的表層(數字演算)有點可惜,如果能夠體會微積分的深層哲理,可以協助我們更客觀拿捏做人處世的合理性。

「學歷」不等於「實力」

「實力」比「學歷」更重要,讀好學校、好成績並不等於保證有「能力」。畢業之後,學習累積「經驗」從基層做起是最務實的方式,「經驗」是自我成長當中最具價值的珍寶,任何人認真工作只要曾經親自做過的事,總會有一些相對的報酬、回饋;這種報酬、回饋就是「經驗」,它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資產、就算時空變換也會忠實的追隨自己。

入社會謀職前要有一些認知,其中一項就是「熱誠」。因為調整自我觀念,可以改善自己面對事情的態度。對同學而言「職場」是從未接觸過的全新環境,建議大家,不要期待別人來了解我們,面對一個新環境時,有熱誠的人容易為自己開闢一片天空。現實中很多當父母的人,也不是每個人都準備好才當父母的,剛出生的小孩會用哭聲傳遞需求;這是天生本能,我們必須勇於學習開創新環境,很多能力越不用會越退化。雖然,很多專業領域可能沒學過,多請教前輩,專業技術能力比較容易複製,學習拿捏做人處世的分寸反而比較困難。

分享埔里基督教醫院的故事

大家聽過埔里的基督教醫院,那裡有二位白髮蒼蒼的老先生和老太太,當地人叫他們阿公、阿媽;阿公的名字叫徐賓諾,阿媽叫紀歐惠,他們是挪威人。五十年前來到台灣,他們沒有停留在城市或都會裡,而選擇在最偏僻的地方深耕。他們發現埔里有一大堆的小兒麻痺,以及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

他們二人,四處募款,甚至還回到挪威,告訴他們親朋好友說:「不管是基於信仰的熱誠,還是本著對人類的熱愛,請你們捐獻愛心,讓我到一個遙遠的地方叫台灣,可能你們一輩子都不會去、也接觸不到的地方,那裡有一些人需要我們的幫助。」就這樣,夫妻倆募款來到台灣,設立了醫院,奠定台灣的醫學基礎;因此埔里基督教醫院的醫師或實習生會感受到:「我在學校學到做醫師的技術,到這裡學到的是做醫師的態度」。

學習面對失敗與挫折

進入社會前須有的認知,除了「熱誠」之外,也需要「學習面對失敗與挫折」。在公司曾參與新人徵試面談,他們常用「待業中」來形容自己的現況;同學未來總會面對畢業後謀職中的過渡期,希望同學不要用「待業中」,雖然目前台灣的就業現況是「寄出一堆履歷表但無法立即收到回覆,所以我在等待….」。建議大家,我的做法是,學數學的我們,可以主動協助學校、系上做問卷或幫助公益團體做統計分析的義工、免費當助理;目的是不要讓自己等待,青春年華短暫又珍貴,同學必須走出去,挑戰自己,當稍有停頓的時候,就是失去競爭力的開始。在保護自身安全的基礎上,擁有「熱誠」與「學習面對失敗與挫折」的態度外,嚐試主動出擊會更有收穫。

雖然,我的專長是數理,工作上須奉派轉調其他單位,藉此經歷不同部室、業務與系統的磨練。在我的經驗中,成就感較高的並非數理「份內」所做的事,反而是專業以外「份外」所做的事。當我們全力衝刺自己的未來,各位學過機率統計的同學別忘了,想要成為每個領域的Leader或出類拔萃的菁英,名額是有限的;能夠為自己的生命帶來別具意義與價值的,有時候常常是來自於「份外」的事情。

處處有貴人、凡事皆正面、能量永不滅

大家都期待未來事業上有貴人相助,而且值得同學注意的是,所謂職場上的「貴人」,不全然比你資深,也不一定比你的「學位、職位」高;清潔大樓的「歐巴桑」、送快遞或便當的「工讀生」… 都有可能是你的「貴人」。千萬不要執意「只看上、不看下」,否則很難接近「貴人」。大家都曾有求學或打工時的不如意經驗,應該可以體會:在這個講究e化、專業、分工的時代,「成功,要靠自己,也要靠別人」。

但也別忘了,與其等待別人拉你一把,不如即早主動「培植」你的貴人;最後,和大家互相期勉:培植貴人最重要的意義,並不是要從貴人身上獲得什麼實質的好處或是要救急時的幫助,而是在培植貴人的過程中,找到「正面的學習典範」,並且以「謙卑的心」對待身邊每一人。分享一句國泰公司中大家經常相互勉勵的座右銘:「凡事皆正面、能量永不滅」。

許個「充實、快樂」的未來,給全體系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