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宇系友
東吳商數系第十八屆(78級)畢業系友
時任:台灣人壽精算部特別助理

前言:

 陳學長是一位優秀的畢業系友,曾經考過多種精算考試證照,目前服務於台灣人壽的精算部門。本次訪問到他,向他請教求學、考試、以及工作上的寶貴經驗,相信對在學的商數人來說,無疑是一大幫助!

訪談內容:

一、大學時代的生活

 當初進入商數系是因為當時的考試落點,除了務實的考量,從商可以賺到錢外,也因為時代需求,考慮到本系是由數學結合商學的科系;另外的考量是校區,本以為可於雙溪校區就讀,但沒想到大學四年均在城中校區度過,令我蠻失望的!

 上大學後,讓我覺得課程適應最困難的部分是使用原文書,時常在宿舍的地下室查單字、讀書度過。大學時代,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馬淑瑩老師,想當年上課時,我坐在第一排聽馬老師的高微課,由於聽課聽得很入神,回頭一看才發現班上同學都已經睡著了!還記得有一回上課,馬老師開始公佈考卷分數,結果,80分以上的同學只有一位、第二、三名均為60幾分、接下來就是50幾分了,而我竟幸運地成為班上最高分的那一位!我認為:要把高微讀好除了在上課時需要專心聽講外,良好的邏輯推理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我之所以對馬老師印象特別深刻,一來是糊裡糊塗在她的課程中表現良好;二來是全程坐在第一排,心無旁鶩地聽她講課,收穫良多。我想:當學期的最後一堂課,馬老師特別懷念的應該就是我了,因為我是全班極少數能專心聽她上課的人!

 而另外一位令我印象深刻的則是會計系的陳琇老師。回想當年大一的會計學課,為了瞭解書本涵義,我於宿舍地下室勤查英文單字,沒想到一頁的原文書竟可以讓我查滿了單字!即便如此,有別於其他同學下課後可以玩樂,我也只能繼續查單字、苦讀。但是如此辛苦的讀書方式並沒有白費,後來我終於收到逐字查字典所帶來的成效。

二、確認志向的過程

 對於確認自己志向的部分,其實我跟所有大學生一樣的徬徨,甚至徬徨到不知如何度過未來四年的大學生活!由於高微課的良好表現,使我認為自己的志向可以往數學方面發展,而我當時猶豫的方向即是:要走「純數」?還是走偏向精算方面的「應數」?在與馬淑瑩老師談過之後,她使我放棄了走純數的想法。猶記當時她所說重要的一句話,讓我想了很久,她說:「商數人沒有讀純數的人所具備的技巧,數學能力也不像純數人的程度深、底子紮實;如果走商的方向,於系上所學的商科知識又很有限。而且即便決定唸純數,有時則還需要一些天份。」我於評估後認為本身不具備數學方面的天份,故轉而走應用數學的精算方向。

 在大二下學期確認志向以後,我開始參加精算考試,並於大學畢業前,通過了中華民國精算學會前四科的考試。畢業後先服兵役,再進入政大風險管理所(當時名為「保險研究所」)精算組就讀,然後開始參加美國的精算考試(SOA),當時與我一同就讀政大的還有呂理民(80級)系友。在碩士班同學普遍已經通過SOA考試之下,我也被刺激去考SOA考試,尤其是考ASA的部分,當時就讀研究所,僅花了一年半的時間就考過了,可以說是非常順利。

 我認為:題目多做、教材看熟是通過這纇考試的不二法門!當然,基本的英文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回想大一努力查單字時被磨練的情景,如今看來都是值得的!現今有些大學生為了加速瞭解課本內容而選擇去看翻譯書,在我看來,他們放棄了一個很好的機會去磨練英文,畢竟為了求快,在有得必有失的道理之下,賺到了時間就失去了學習的機會。我當時因為下過苦工,在第一年學習結束時,我的生字量明顯變少;到了第二年,生字量又更少了,後來甚至可以看完一整本原文書而沒有查幾個單字!大學時代為了理解各科的原文書內容,我其實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去查單字、克服讀原文書的困擾,以致於沒有時間參加社團,這也是令我覺得遺憾的地方。

三、在精算路程中所遇之歷程

 在選擇精算方向的過程中,我是到了工作以後,才面臨到是否繼續堅持下去的挫折與掙扎。我認為:學生在學校的時候,不至於會遇到很大的挫折,反而是就業之後才容易遇到挫折。精算這條路其實並不好走,這是我必須坦白說的!光就「閱讀原文書」這件事情,其實唸到了研究所,應該已具備了一定程度的能力,加上我於SOA的考試還算順利,便覺得自己的英文應是同輩的中上程度,直到我從第一份工作(國泰人壽)換到外商公司(全球人壽)上班時,才真正遇到挫折。當時外商公司普遍不承認本國精算考試,我開始報考後半部的美國精算師考試,原本以為英文程度還不錯的我,遇到以英文寫問答題,才發現自己的英文寫作能力不足,這也是我就業生涯中遇過的最大挫折!為了加強英文寫作能力以順利通過考試,我藉著在外商工作的機會,透過英文郵件的往來,訓練自己的英文寫作,而對於準備考試所遇到不了解的部分,我則會自行上網尋求解答,只要是手邊可運用到的資源,我都會盡力去運用。目前我於美國精算師考試中,僅剩下最後一科,加上我已通過PD(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nponent),只等最後一科(APMV)通過,便可以參加FAC,取得美國的FSA。

四、工作甘苦談

 從學校畢業後,我曾服務於國泰、全球、喬治亞、花旗、康健、中國、紐約、台灣人壽等公司,我發現:精算工作到越後面,尤其是這幾年是越來越辛苦了,因為以往精算建立法規時沒有管得很嚴,直到近年來,金管局邀請學者集思廣益、對金融業的運作有更深入的瞭解後,對金融業的控管才逐漸嚴格,而且就主管機關在管理金融業時所提的問題,不難發現其專業水準持續升高,這也使金融業者在準備相關資料的負荷量增加,所以我這幾年的精算工作份量一年比一年的多、也一年比一年還難做,這同時也墊高了企業成本,還有員工的工作量。

五、給要走精算方向學弟妹的建議

 走精算這條路,就像外國的精算討論區中,網友所講的:「做精算工作,白天工作、晚上回家要唸書、沒時間交朋友、老婆甚至還要忍受你工作時間那麼漫長…等等。」由此可見,做精算工作需要非常多時間的投入,而且連外國人都這麼認為了,何況是在台灣的我們呢!我們的精算學習環境比外國劣勢,必須更為努力才是!由於精算考試的科目很多,準備下來需要花很長時間,因此,在業界的精算人員少有結婚,幾乎都為單身,如此低的結婚率,不論男女,皆是如此,甚至做了十年精算工作卻沒有結婚的大有人在!這種情況在精算行業實在不難想像。

 選擇走精算的人,剛開始都抱著很大的理想,認為這是一個不錯的行業,等到了工作三、五年,可能遇到考試不順,或是工作不順的時候,就會考慮離開,這是第一波的離職潮。這些離開的人中,不乏考試也很順利的,理由多半是精算行業並非他們的興趣所在;而另外一個時間點則是工作了七至十年,因為到了十年以上也是一個瓶頸,畢竟十年時間不算短,在這段時間如果於工作上沒有成就,也會慎重考慮是否離開這個行業,所以這一陣子又會有第二波離開的人員。至於工作超過十年以上離開的就比較少了,畢竟當時已經沒有足夠的青春再重來!此外,這個行業還須具備細心和專心,我想這是成為精算人的基本要求。

 對於考慮是否走精算的學弟妹,第一應該考慮自己是否對精算有興趣,即便有精算的天份,沒有興趣也無法堅持下去。我認為:學弟妹在選擇工作時,首先須考量實際的經濟壓力,才能談所謂的興趣問題。對於有經濟壓力等現實考量的人來說,有興趣的工作不見得能解決他的經濟壓力。其次談到興趣問題,如要測試自己對哪一方面有興趣,可檢視自己一天的生活中,在哪一方面耗費的時間最多?這是一個最容易測試自己,也是對自己最誠實的做法。也就是說,在自己可以自由決定要「做什麼」的時間中,我們都用來做些什麼,這可以充分反映出我們的心態!另外,檢視自己做這事情能否讓自己高興,也是反應自己有否興趣的方式。以一個三十歲以前的年輕人來說,的確有比較多本錢談所謂的興趣!

六、給社會新鮮人的建議

 對於大學剛畢業的人來說,第一份工作首要找自己有興趣的,而非考量薪水,畢竟公司給新鮮人的薪水都很低,新鮮人反而該問自己在此行業是否有天份及興趣。而對於畢業後仍不確定志向的人來說,從畢業到選擇有興趣的工作期限建議最長不要超過五年。五年時間一到,一定要很清楚自己要走的方向及興趣!

 此外,在辦公室環境中,與同事間保有友好的關係也很重要,如此在推動事情上會比較順利,也較能得到同事們的協助。

七、我的座右銘

 「專心」是我的座右銘,不要想太多,當我決定好要做什麼事時,就是專心把它做好!尤其像精算這個工作,心無旁鶩很重要,也與學弟妹共勉之!